冬瓜这辈子也没想到能靠“被抱”上热搜!最近,网上流行起了“抱着冬瓜睡觉”。两位“硬核老爸”更是上演了一场“爱的负重”——一位花49元给女儿买30斤大冬瓜抱睡,还有一位从深圳抱28斤冬瓜回香港给女儿解暑。
这波“抱冬瓜睡觉”的操作火遍全网!理由很实在:防暑降温,保质期长,还不贵,买不了吃亏,买不了上当。无论男女老少,还是猫猫狗狗,都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“冬瓜阿贝贝”。
但也有很多人质疑:这朴实无华的大冬瓜,真能对抗外面40℃+的高温?靠谱吗?
大冬瓜真能管用?真!能!
其实,“抱冬瓜睡觉”这种方法不是新鲜事。其清凉助眠的效果结合了物理属性和中医理论。
冬瓜含水量高达95%以上,类似“天然水枕”,当人体接触冬瓜时,它能快速吸收体表热量,从而起到降温作用。
浙江省名中医、杭州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永华解释,中医认为,夏季易受 “暑湿” 侵扰,冬瓜性凉味甘,能清热利湿,对湿热体质者因燥热难眠有辅助作用。
从现代医学角度,冬瓜含水量高、导热性好,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高温导致的入睡困难,尤其适合环境闷热、怕热人群。
一般推荐不便开空调、风扇的老人、幼儿、孕妇可以尝试,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缓解炎热,辅助睡眠。
紧急提醒:这些人别用!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,张永华提醒,以下这些人别用!
张永华认为,“夏天抱冬瓜睡觉助眠”有一定合理性,但需辨证看待。此举仅针对 “热扰心神” 型失眠,阳虚体质者长期使用可能损伤阳气,出现腹泻等不适。且其作用局限于改善睡眠环境温度,无法解决焦虑、内分泌失调等深层失眠原因。建议结合自身体质,必要时需通过辨证用药或心理干预解决睡眠问题。
例如虚寒体质者,虚寒体质的人通常手脚冰凉、畏寒怕冷,抱着冬瓜这样的凉性物体,很可能使腹部受凉,导致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另外,冬瓜表皮上常附着一层白霜和细小绒毛,对皮肤敏感的人来说,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皮肤,引发瘙痒、红肿甚至过敏反应。
中医认为,骤冷容易引发“寒凝血脉”,对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,冬瓜的低温可能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,增加心脏负担,甚至诱发危险。
如何正确抱冬瓜?
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张蕾提醒大家: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,抱冬瓜之前建议用温水将表面清洗干净,以免刺伤皮肤。抱冬瓜时可用薄棉布包裹,避免腹部直接接触,不仅更舒适,还能防止皮肤不适。时间控制在20-30分钟为宜,若出现肚子疼、皮肤不适等症状,应立刻停止。
夏季进食应秉承清热生津,健脾化湿的原则。可以多吃冬瓜、丝瓜、苦瓜等当季瓜果,以及杨梅、乌梅、柠檬等水果,从而起到清热利湿、敛汗生津的作用。冰镇冷饮会伤脾胃阳气,辛辣食物会加重湿热,最好不要吃太多。
高温天尽量少出门,一定要出门尽量在早上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。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、麻、丝类的织物,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,同时做好防晒工作。
中医上说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”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,提高免疫力。睡觉时注意不要让空调和电风扇正对着头部吹,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。
外出时可以随身带点解暑凉茶及时补充水分,户外劳作者可以补充淡盐水,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,因为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缺水了。藿香正气水、仁丹、风油精等可以放在衣裤口袋里或手提包中,以备不时之需。
配资之家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